育兒沒煩惱Q&A 李素真 磊心蒙特梭利幼兒園園長

  孩子的外在行為表現常常是因其內在需求的投射或是模仿而來的。渴望被大人關注有時也會觸動孩子產生負面行為或挑戰行為。孩子的心智不會知道他為了得到大人的關注的外顯行為,是大人不認為適當的行為。當然孩子反應出的行為無論是呈現偏差或正常化,他們的自我學習概念深受成人如何回應其行為之影響。

  另一方面,幼兒的挑戰行為,是在其所處環境的因素所致。因此,大人需要慎重檢視可能導致挑戰行為的外在因素。在決定如何改變該行為之前,要仔細考慮這挑戰行為的可能原因。若該行為是由孩子難以控制的事物所觸發的,就要設法適當減緩這些環境狀況;當然這也需要成人運用智慧來理解與協助。

Q1. 為什麼寶貝總是說「不要」?

  對嬰幼兒來說,「不要、不要」就像他們成長過程的護身符,不管是大喊的或是嘟囔的「不要、不要」總是能撥弄大人的心弦,引起大人的憐愛並獲得關注或妥協。當我們張開耳朵、睜大眼睛的同時,你會不難發現孩子說「不要」的訊息,不一定是真的不要。只要換個角度與孩子互動溝通,你會發現意外的輕鬆自在。

  原來孩子說的「不要」只是運用了他剛學會僅有的幾句話中最容易讓人感受最強烈的字眼而已。

    成人若要理解嬰幼兒的心思、建立與孩子間的互信,「同理心」永遠是不二法門。同理心不但能幫助嬰幼兒建立正向積極的自我形象,也能減少成人與孩子間負面的溝通,例如:用餐時孩子想要玩玩具,此時不管是孩子不會說還是耍賴皮,成人給予的回應是:「你很想玩玩具是嗎?」當孩子當下有些情緒時,他的反應會是點點頭表示認同,得到孩子的認同,教養就成功了一大半,接著就可順理成章的表示您的看法。

Q2. 為什麼寶貝會挑食?

    孩子會挑食的問題產生原因雖然很多,但事實上孩子會不會挑食,在他嬰兒期與學步期就已經產生關鍵性影響。在嬰兒期及學步期,吃的習慣以及在家裡進餐時間的慣例和行為,在在影響了他將來會不會挑食。例如:大人本身就是一個挑食者,這不吃那不愛吃的,甚至對討厭的食物表現出厭惡的表情或態度,孩子當然也會接收到拒絕某項食物的訊息。另一方面,當孩子開始吃副食品的階段,愛孩子的父母往往把心裡認為最好的食物往孩子的嘴裡送,忘了孩子需要慢慢的從單一口味逐漸增加至接受多元的食物,這都是造成挑食的原因。當孩子第一次嘗試某種單一口味的副食品,最好是讓孩子持續接受此口味三至五天,接下來再更換另一口味的副食品。循序漸進下孩子自然就適應各種食物了。

    吃不僅是賴以生存的行為,也是感官經驗、社會經驗、情緒經驗和學習的來源。基本上,它與小孩的幸福感緊緊相連。小孩的飲食習慣在幼時發展,並且由許多經驗形成。當孩子在進食中表現出不當行為,拒絕食用某樣的食物、閒置或玩弄它的方式,本來可以是成長助力的食物經驗將會變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阻礙。

    當孩子接觸食物的經驗越來越多時,此時邀請小孩一起參與準備食物的製備與分享,避免在進餐中突然介紹新食物給小孩。當發現有些孩子對食物偏好或不喜歡,盡可能的鼓勵孩子少量的嘗試,至少在一餐中能嘗試每一樣食物並營造愉快且有益於進食的用餐環境。

    通常一、兩歲的孩子開始喜歡自己動手做,也很願意自己進食,儘管孩子使用餐具還無法掌握的很精準,家長也不能錯過這個孩子愛自己動手吃的階段,在孩子能掌握自己的飲食狀態下,當然同時也發展了孩子的大小肌肉、認知、邏輯概念與自信心等。

Q3. 為什麼寶貝總是很怕生?

  嬰兒在八到九個月大時開始喜歡與人接觸,建構對人、對事、對空間之信任的敏感期。此時會對不認識的人進入他的環境或對他過度的熱情時,產生抗拒的反應,也心生恐懼,這樣的反應是「認生焦慮」的開始。

  對於怕生的嬰幼兒請多給予機會讓他們與外界接觸,但不要強迫孩子打招呼,成人只要以身作則的對環境所遇見的人事物,自然的問候與互動即可。例如:「某某阿姨好」、「好久不見」、「很高興見到你」等等的問候語。越是自然越好。但發現孩子在當下出現不安與面有難色時,千萬別去刻意的強調與營造氣氛,或是露出讓大人沒面子的情緒,像是「他是某某阿姨不用怕」、「你怎麼這麼沒禮貌」等,他會把害怕的心情連結至某某阿姨身上,這樣不好的經驗在日常生活中反應在大部分陌生人上,會不斷的上演這害怕的情緒。

  人們的善意與否,總是經由寶貝們的表情在第一時間最容易察覺與感受。然而幫助孩子慢慢的遠離害羞與怕生的階段,需要成人耐心的引導與等待。

Q4. 為什麼寶貝會打人、咬人?

  小孩在遭受挫折時容易攻擊他人,要特別警覺此情況的發生。尤其年紀越小的幼兒會打人,可能因為他缺乏表達需求、要求自立、保護他認為是自己的東西等,或當他的語言發展技能尚未完整表達時,咬人也是另類的溝通表達方式。

  有著靈敏的感官是大部分會咬人的孩子們的共同特徵,當行為產生時像極了一頭迅猛龍,不是來去無蹤,就是一臉無辜樣。但深究其原因往往是來自於模仿成人對待他的舉動因而反映出的模式,例如:成人看到嬰幼兒胖嘟嘟的小臉可愛,便輕咬一口。通常孩子們尚未能控制自己的力道也如法炮製的咬人,因而就會有無辜的受害者。

  無論是打人或咬人的原因是因為疲倦或是想引起成人關注,甚至是模仿,都不是樂見的。

成人可以這樣協助孩子:

*擁擠的環境容易產生打人的行為,減少擁擠可以避免孩子攻擊行為的發生。
*當孩子固定攻擊特定對象時,應考慮將他們分開。
*記錄這些行為的頻率,了解行為發生前的徵狀,進而調整與預防。
*不成為孩子打人、咬人的模仿對象,即使成人只是玩樂或逗弄的心態,也不允許。
*孩子的打人可能是反映不安全的親情依附。
*讚美取代責罰孩子,建立好的社會行為。
*口腔期階段的嬰幼兒,可給予他們不同味道、口感的食物滿足其口慾。

Q5. 為什麼寶貝不能和兄弟姐妹和平共處?

  兄弟姐妹間因成長歷程的不同,父母無須也無法化解手足的情緒,過程中父母好的態度足以讓他們發現困難時,孩子們就會自然的發展解決問題的本能。

  「都是他先開始的!」,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或糾紛出現在手足間時,千萬別去當他們的公道人。將需要處理或調解的問題丟給孩子們,讓他們一起想辦法、一起討論一個彼此都能心平氣和的接受方式。

  無論手足間的年紀或性別的不同,經常性的共同討論彼此間的想法與分享對事情的見解,有助於紛爭的解決和增進手足之間的和睦,達到和平共處的目標。家庭會議是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好模式。

  少子化的社會,能有兩到三位手足是多麼令人讚賞的美事,身為父母的我們能不因手足的多寡,每人每週均有和爸爸或媽媽單獨相處的一小段時間,在滿足個別孩子的心理需求外,也照料與欣賞孩子個別的差異特質,同時也能讓孩子們感受來自雙親獨特的愛。

結語

  這一場育兒馬拉松耐力賽,堅持需要智慧與空間,有健康的愛,必定有心理健康的孩子。

  在負面行為未發生前,即時制止是一良策。成人經仔細觀察該童行為,了解什麼原因會造成該行為,即可事先防患於未然,對未能自我控制或表達自己意思的幼兒,預防的方法特別有效。

分享 :